廈門晚報|云創智谷—打造包容性的平臺切實幫助中小企業
云創智谷作為眾創空間全體系支持平臺,致力于為有夢想的創業者提供一個融合的深度服務和智能化的低成本創業空間,構建相關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生態圈?,F云創智谷又將先行先試,以現有區域為核心進行擴展,建設區域創新中心,打造融合兩岸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的“宜居宜業”創新小鎮–云創小鎮。云創智谷是如何打造包容性平臺以切實幫助中小企業的?
↓↓詳情請看如下原文↓↓
云創智谷—打造包容性的平臺 切實幫助中小企業
凡是帶“谷”字的園區似乎都很有成就。舊金山的硅谷,是個科技生態圈,武漢的光谷,在國內也很有名。成立才兩年的云創智谷,也頗有建樹,已有300家企業入駐。
廈門晚報 記者 張海軍
為眾創空間服務的“創業小鎮”
“2014年,當初有做云創智谷的想法,主要還是弘信創業工場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需要。”弘信創業工場高級副總裁、云創智谷董事長李震說,沒想到,2015年就趕上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好時機。
現在各地的眾創空間不少,但是有的人想圈地,有的人想收租,而弘信想做的云創智谷,卻是一個大平臺。李震說:“我們就是一個大平臺,包容性很強的平臺。”他說,眾創空間就是為創業團隊服務的,而云創智谷應該是為眾創空間服務的,目前進駐云創智谷的眾創空間已超過12家。“用眾創空間來形容我們有點欠妥,我們實際上應該是個‘創業小鎮’。”李震說。
擁有完善服務和全國聯動效應
“完善的創業服務,完善的自有創業金融體系,完善的風險投資平臺。”李震說,這些都是弘信在做云創智谷時獨特的優勢。在弘信創業工場,他們有投行業務、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這些都是自有的,都能切實幫助中小企業的金融體系。
現在,廈門的云創智谷與遍布全國其他地區的云創智谷一起已經形成聯動效應。李震說,這樣大家才會形成資源的流動與往來,一起拓展市場,才是一個能幫助到創業者的眾創空間。
短短不到兩年,在這個“創業小鎮”里成長起來的企業已經結出累累碩果。目前,共有300家企業入駐園區,共有5000人在這里創業工作。比如愛基因、國民飛驤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前者拿到了銀河資本的投資,后者則以6億元的估值拿到了6000萬元的融資。